以往聽到朋友工作出差,心裡總是滿滿羨慕。
公司幫你買機票、付飯店費用,
讓你出國增廣視野多棒啊?到底有什麼好抱怨的?
連身邊最親近的男友,一年狂飛十幾次的真實心得也表示:
國外出差行程就是「機場─工作─飯店─機場」這麼簡單,
沒有多餘的自由時間,看著他擺出一張苦瓜臉,我還是打死不相信。
直到今年一起來瑞典(24小時貼身採訪),我才理解,
外派真的不是凡人能撐的日子,領多少薪水,就要受多少苦,這是真的。
常搭飛機的人就知道,出國最貴的其實是時間成本。
提前抵達機場的時間也要算,即使準時起飛,
在歐盟境內飛行,一趟平均至少會花掉六個小時,
跨洲長途飛行的不適、轉機更是惡夢,
遇到delay就是直接再下另一層地獄。
光是今年2月,男友就有四分之三的時間不在家,
瑞典、荷蘭、挪威、芬蘭、丹麥來回飛,
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出門開會、回飯店趕報告到凌晨才睡。
公司為了節約開銷,行程通常會訂得很緊,
連睡覺跟吃飯的時間都不夠,哪來多餘的時間逛街喝咖啡?
因為時差關係,工作時間信箱會塞滿歐洲公司的mail,
睡覺時間依舊會飛來台灣公司的mail,每天收發信就是讓人崩潰的心理戰。
加上出差的任務難度通常偏高,容錯率卻很低,這也是一種隱形壓力。
對頻繁出差的工作者而言,身心俱疲,真的是一種常態。
這樣的日子苦不苦?因人的想法而異,
比別人花上好幾倍的時間通勤工作,可以換來異國呼吸的機會,
但是「顛倒的生理時鐘」、「快速消耗存款的高物價」
這些很細微的代價大概只有當事人能體會。
#出差族真的辛苦了
#如果你也有個出差情人
#一顆B群就是最體貼的照顧